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一、 历史沿革

药学院前身为青海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始建于1999年,从药学专科开始招生,随后于2001年和2004年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和药学专业本科生,并于2007年成立药学系。2018年获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且于201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21年获批临床药物治疗博士点(临床医学)并于2022年开始招生。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校党委的部署下,通过整合校内药学学科相关优势资源,于2025年1月成立了新的药学院。学院立足于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的环境独特性,以高原医学为基石,以中藏药开发为引擎,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高原药学创新高地,服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与健康青海战略。

二、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41名,拥有一支毕业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学校的优秀青年师资力量。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7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5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等15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过硬、科研创新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三、 科研平台

学院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特色药物资源及民族药物优势,在高原低氧环境药物代谢和合理用药研究、青海特色药物防治高原相关性疾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青海省中藏药资源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具有特色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目前拥有省级高原低氧环境药物代谢研究科研基础条件平台、省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省级药学重点实验室等多个药物创新研究平台和一个省级高原低氧环境药物代谢研究创新团队。此外,学院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建立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制药厂等多家稳定的、满足药学本科、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药学实践基地。

四、 科研教学成果

“十四五”以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到账经费超过2000万元;获批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4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20件,出版专著10部。在高原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藏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高原病防治药物的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广泛的行业影响力,相关成果获得了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

学院获批药学和中药学校级一流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5项,校级教学奖20项,出版教材10部。依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计划,持续将科研力量反哺到教学过程中,完善了三全育人机制,参与科研项目的本科生比例超过了60%。学生在创新创业等方面获奖的含金量和比例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国家级优秀成果奖、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医药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50余项,获奖率占学生总数50%以上。

五、 招生专业

目前,学院在药学和中药学2个本科专业开展本科生培养,拥有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和临床药物治疗博士点,能够通过保研、硕博连读等渠道贯通人才培养。现有本科在校生345人,研究生77人。本科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985高校保研率”和“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近年来每年平均有6名优秀本科生通过保研前往中国药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所进行深造。